当前位置: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 > 科学普及
浅述身心疾病的内涵
    2018-08-24    来源:

  摘要:目的:在当前医疗体系下,旨在为各医学科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重视身心兼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身心疾病是身体与心理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临床上,要注重把握身心疾病的实质与根源。结果:事实上证明,治疗身心疾病的内涵是侧重人的精神对身体的主导作用。结论: 通过剖析身心疾病的本质,希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能有更多治疗身心疾病的方法问世。

  关键词:实质 身心疾病 内涵 方法 医学

  近年来,随着的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人类依赖科技程度也随之不断深入,然而科技越来越进步,医学越来越发达,人类的疾病却越来越复杂、多样化,甚至有些疾病的死亡率高居不下,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身疾病呢?归纳起来讲,不外乎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之间不和谐发展造成了人生理与心理之间的疾病(身心疾病),然而生理与心理的疾病却又是困扰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下面就身心疾病的实质内涵,谈谈笔者的浅表认识。

  一、对身心疾病的认识

  人乃万物之灵,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精神思维对躯体具有重要主导作用,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就有“神与形俱,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概括了人的身体和精神要和协调统一,形神俱旺,才不容易生病,活到百岁不是问题,突显精神对人的调节作用。人作为宇宙间独立的自然体,本应为精神思维与躯体两方面的统一体,如果硬是将其割裂开来,人将不人,必然会产生肉体与心灵的障碍。现代医学认为,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笔者认为,身心疾病与人的“五脏和大脑”关系极为密切,由内因、外因以及内外因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躯体与心神之间相互感传的病变,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为某单一因素或多重因素造成躯体单纯病变,时久未愈,进而影响精神,导致心身共同病变,二为某单一因素或多重因素对精神造成单纯病变,病久未除,累积传变于躯体的共同病变,三为某单一因素或多重因素同时对个体的躯体和精神造成峻烈刺激,导致身心同病。

  二、身心疾病的实质内涵

  当今社会,心身疾病极为普遍,亦为医学难题,笔者探索中医古籍,有关心身疾病的论述,自古就有,并非当今所创,中医整体观认为,某一部位或器质病变,都应通过宏观思维辩证把握,注重心身并治。

  《黄帝内经·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志”,描述了脏腑之间的“传神”之道,这里的“神”是一个总体概括,包含神、魂、魄、意、志,对应于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形成五脏应“五神”的统一体。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明,灵应万机,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所藏的神,是狭义之“神”,是统领其他脏腑的“大神”,故“万事由心发”,是统帅之神,由心独主,所以有“心动则五脏兼摇,心静则神安”,特指心所主之“神”,有味用“茯神”命名的中药,其功效就是用来安神定志的。在人的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与心对应的腧穴,第一个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心俞穴,与心俞穴横平,旁开3寸的神堂穴,再有与心俞穴横平第五棘突下,督脉的“神道穴”,另一条在手少阴心经上,仰掌,在腕横纹尺侧端上方凹陷处的神门穴,像这样穴位与其他脏腑也对应有之,都是描述“神”的穴位,充分说明,“神”虽无形,但有其独特位置和通道,针刺这些穴位能治心悸、失眠、烦躁等心神疾病。心在志为喜,是人情绪的流露,常言说“喜由心生”就是此理,“喜”过则气缓,而伤神,古有范进中举大笑不止,岳父一个耳光使其恢复常态,为喜过而伤神,又以“恐”来制“喜”恢复正常。心气不足则悲,《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典型忧伤形象,长期情绪低落,容易使人身体失衡产生病变,就连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此受影响而因年早逝,所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讲“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阐述了心是“神”发端。

  “肝藏血,血舍魂”,人体55%的血液藏于肝,当人安静的时候血液回流肝脏,当运动或手术时,肝脏会输送大量的血液供人体使用,体现了肝的藏血功能。中医认为“魂”藏于肝,由血濡养,这里的“魂”是肝的“神”,是人固有的精神意识,在受精卵产生那一刻起就有了“魂”,为人的“阳神”,道家有“三魂七魄”,指的就是这个“魂”,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故有“魂不附体”,之说,或生活中可见“梦游症”现象的人,其实是肝之“魂”。从心理学角度讲,“魂”是人的潜意识的体现,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意识中被压抑的部分”,实质是对中医肝血之“魂”信息层面理解。《素问·灵兰秘典》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谋略,肝气从人体左侧升,肝气充盈,人有远见,聪明、有慧根。肝有疏泄气机、津液、精血、情志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肝有解毒功能,是从微观角度对肝的解释。肝在志为怒,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喜条达,恶抑郁,如果人的情志长期不畅,会造成气血瘀滞,易患癌症,体现了肝之木性特点。

  “肺者,相府之官,治节出焉”,肺居脏腑最高处,有“华盖”之称,是人体娇脏,主一身之气,肺气从右侧降,负责全身之气的宣发和肃降,输布水液正常。“肺藏气,气舍魄”,肺是主藏气的器官,气中有魄,“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藏,故主藏魄,是人的“阴神”,《云笈七签》说人有“七魄,各有名目”,实际是中医所指能依附于人体而存在的精神,人的“神”有阴阳,白天伸张的神为“心之神”,晚上休息的那部分神为“魂”,在晚上休息时,很多器官还在工作,同时还具备生理和心理功能,控制这部分的“神”,就是“魄”,现代医学把它当作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心理学称之为“意识,是人本能的反应,譬如,手触摸到烫手的杯子,自动将手缩回,其实就是“魄的作用,再如人在极度惊吓时,会出现“魂飞魄散”的神态,实际是人受到强烈刺激,出现了“魂”与“魄”的失神病机。肺在志为悲忧,悲则气消,在情志方面过度忧伤容易伤肺,《素问·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描述了与肺相关的机体病变。

  “脾藏营,营舍意”,脾为后天之本,为土藏,位居中焦,主运化,有司升清降浊功能,脾气虚,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人会发生器官下垂病变(胃下垂、脱肛等),脾阳不足,发生飧泄,完谷不化等温煦不足之症。“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藏意,中医认为脾所藏之“意”为人的念头和想法,是后天思维,为脾之“神”,由心而来,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容易伤脾胃,引起饮食不入、腹胀等症,是火生土,过而木克土的原因,正是《内经》所言“心有所忆谓之意”,为脏腑的传“神”,人常被七情六欲所控,很大程度是后天之“意”的缘故。心理学认为脾所藏之“意”,是人的“意念”,道家练功“意守丹田”,以“意”领气,使气下入丹田,就为此“意”,在人的背部,有脾俞穴,与脾俞穴横平,旁开3寸,就是意舍穴,为“脾神”之象,属精神形态,针刺意舍穴可治糖尿病等症。

  肾为作强之官,为先天之本,主封藏,是精气之根,决定人的寿命长短,主生殖发育、主纳气,肾精充足,人会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筋骨强壮,声音洪亮,肾气亏虚,会出现腰膝酸软,手足不温,怕冷,小儿先天肾精不足,发育出现“五迟”。现代医学把肾当作一个器官看待,认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之间的负反馈能调节糖皮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实质上说的是中医肾精、肾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肾藏精,精舍志”,肾主志,为肾之“神”,主志向,主毅力,使人有理想,有决心、有抱负,全赖于肾之“志”,常看到有人在事业上,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畏艰辛,直到成功,有人则天天立志,未能坚持,表明受肾之“志”影响。肾主恐,恐则气下,受到惊吓,肾气收摄失控,人就会尿裤子,这些都是肾的“神”起调节作用。

  除了五脏,再谈谈大脑,《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与脊髓相通,中医称,脑是奇恒之府,“脑为髓之海”,脑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脑主神明,说明人的精神思维意识和感觉活动由脑来主,《本草纲目·辛夷》曰:“脑为元神之府”,所谓元神,是与生俱来,是由肾精来滋养,肾藏精,精生髓,髓上通于脑,故为先天之“神”,肾精充足,精神饱满,意识清楚,语言清晰,肾精亏虚,脑海失养,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神情呆滞。现代医学认为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司令部”,分左右脑,由无数的神经元组成,分属不同的神经,如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等神经,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笔者认为,脑居于最高位,为清灵之府,便于接物受“象”,主思维、意识、运动等功能,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共同掌管人的精神形态,各有侧重。

  综上所析,人并非“体键”为康,心(神)“安”亦显关键,现代人的心身疾病成因很多,病名也令人目不暇接,归根结底是身与心不的“和”,五脏藏五神,由心统领,脑为接收事物的第一要腑之神,与五脏六腑关系非同一般,我们所看到心、肝、脾、肺、肾、脑六个器官,除了“心”字,没有“月字旁,其余兼带“月”这一偏旁,在古汉语中,“月”字旁是指肉的意思,这就不难看出心脏岂非一般意义的器官和地位,同样,与五脏相应的神、魂、魄、意、志“五神”中,只有“意”和“志“两个字带“心”字旁,说明两者与心神关系更为直接,而“神、魂、魄”均是会意字,“神”以“示”和“申”会意,“示”启示智慧,“申”为天空中闪电形,古人认为闪电为变化莫测,威力无穷,二者成字,意味着有超人的能力,“魂”与“魄”二字前述已续,综合而讲,心身疾病实质是“神”与“形的矛盾,“身”为有形之屋,“神”为无形之“灵,身心疾病犹如,无形之“灵”,在“有形之“家”(身)因种种原因,呆的不舒服或者不愿意呆,产生暂时不和谐的状态,其内涵是身与心的对立。

  身心疾病治疗的临床期望

  现阶段,临床对心身疾病的治疗手段有限或者是患者对此认识还不够,导致关于心身疾病的研究没有形成体系,实际上心身疾病的治疗,在当下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我们知道古人在这方面很早就有认识,早在《黄帝内经·金贵真言论》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音角,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为苦,其音徵,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音宫,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为辛,其音商,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音羽,其数六”,就已说明了人能与宇宙万物相通,通过音、色、味、数等信息、能量介质,与五脏相应,与“五神”相合,来沟通天地,形成“天人相应的物质整体观,这已为我们后世之人治疗心身疾病指明了方向,既然人能与宇宙万物通过信息、能量、磁场(中医所讲的“气”)相互沟通,那么一定会吸收正负两方面能量,不难想象负面的信息能量接纳多了就会使人产生病变,既然因信息、能量、磁场介质的传递使人产生病变,那么一定还会通过信息、能量、磁场这一途径使人恢复健康,这是自然之道,天地法则,因此,在古人基础上,我们遵循自然规律,不断挖掘和创新,将音疗、光疗、气味(芳香)疗法、象数等新型疗法进行深入研究,使其能更加便捷,更加系统的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信访局樊克南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