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学会动态
内蒙古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科普志愿者“心理情景剧理论与实践”专题培训成功举办——以剧润心,赋能心理服务创新发展
    2025-05-07    来源:
 

内蒙古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科普志愿者“心理情景剧理论与实践”专题培训成功举办——以剧润心,赋能心理服务创新发展

2025418-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会主办、内蒙古鸿博心理科学研究院承办、北京瑞格心灵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支持的内蒙古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科普志愿者“心理情景剧理论与实践”专题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130余名心理科普志愿者及社区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教体艺〔20231号),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作用,实现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挖掘心理情景剧的育人功能,帮助心理情景剧指导者有效提升编创排演的指导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培养一支在专业素养上有知识基础、懂公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在结构层次上梯次合理、覆盖城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心理科普工作队伍,扎实推进心理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农村牧区“五进”工作,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活动

本次培训特邀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邓旭阳教授前来授课邓老师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暨艺术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团体心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是江苏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江苏省科协第七届科普宣传“首席专家”从事心理教育咨询辅导工作30年,“心理情景剧”的开拓者与“儒家心理情景剧”倡导者,注重本土化心理咨询与文化润心辅导方法实践探索与发展。邓老师聚焦心理情景剧在心理科普中的应用,通过“理论讲授+实操演练+案例指导”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对心理情景剧基本理论与核心技术心理情景剧本土化特征与文化融入心理情景剧剧本编创与主题建构心理情景剧演出与艺术化表达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演绎。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内蒙古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总队长李笑燃主持开班仪式,阐述了本次培训的目的任务,并对全体参训志愿者提出了具体希望和要求。本次培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专家领航:理论深度与实操技巧并重

邓教授通过实操演练系统解析了心理情景剧的创作逻辑与实施路径:

选题策略:强调“小切口、大主题”,通过“5W1H分析法”精准定位社会痛点(如亲子沟通、学生网瘾等)。

剧本架构:提出“问题呈现-情感冲突-认知重构-行为转变”四幕剧结构,确保科普内容层层递进。

表演技巧:结合“角色代入法”与“即兴戏剧训练”,指导学员通过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传递心理能量。

在实操环节,学员分组编排了主题短剧,邓教授逐一点评,针对“台词心理学”、“冲突张力营造”等细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创新实践:从“舞台”到“生活”的转化路径

邓教授通过心理情景剧即兴表演和实际演练,组织学员深入讨论如何将心理情景剧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三重动能:

方法论的革新:掌握了“场景化+体验式”的科普路径,让心理知识真正“活”起来。

实践力的跃升:通过即兴创作与团队排演,提升了心理干预的灵活性与共情能力。

服务观的升华:深刻认识到“看见即疗愈”的心理学真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更多人文温度。

三、未来展望:构建“剧育心”生态体系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今日所学为基石,在草原大地上书写更多“以剧润心”的动人篇章。期待未来继续携手,让心理科普之花在内蒙古大草原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这次心理情景剧培训不仅是知识的饕餮盛宴,更是艺术与智慧的双重洗礼——视觉上饱览了大师风采,味蕾间品味了文化交融,精神上收获了幸福充盈。课程中每一幕的精彩演绎,都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我们的艺术感知力,让我深刻体会到情景剧作为教育载体的独特魅力。

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浇灌着基层心理服务工作的沃土。授课专家邓旭阳老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沉浸式情景模拟、角色代入式演练等创新形式,将心理情景剧的编排技巧、情感表达与科普内核拆解得淋漓尽致。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从情绪引导到冲突化解,每一环节的细致打磨,都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心理情景剧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直抵人心的科普桥梁。

从茫茫草原到黄河岸边,从社区服务到校园课堂,心理情景剧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内蒙古大地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当演员在舞台上流下眼泪时,展颜欢笑时,观众也在台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或许就是心理科普最动人的力量。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