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实地查看了野外站选址及规划设计和气象站布设情况,考察了准能黑岱沟露天煤矿修复区的矿山生态建设工作,并在国能准能集团召开“企地共建”现场会。 国家能源准能集团杜善周汇报了公司整体情况和主要工作,指出公司秉承“基于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建设智能矿山、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产业路径,下步还要加快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强国建设。 吉日木图副市长简要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提出要以野外科研站为平台载体,全面构建野外地学数据、现象观测、监测体系,特别要推动更高层级的新技术、新成果在鄂尔多斯转化落地,吸引和集聚更具实力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 靳延平指出,自然资源厅作为野外站的主管单位,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高度评价作为内蒙古唯一进入自然资源部创新平台序列的野外站,十多年来聚焦学科前沿,聚焦主责主业和行业发展,开展连续观测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一手数据,为相关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耕地保护、土地利用、空间规划、国土整治、国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今后,要进一步提升野外科研站科研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更加紧密地与各类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合作,在傅院士为主的学术委员会带领下,高标准推出优秀科研成果,高质量为各级政府提出政策建议,高水平培养各类科研人才。 傅伯杰院士强调,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以及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供应、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明确指示野外站下步工作:一要牢牢抓住鄂尔多斯地区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条件,推动国土生态监测和科技创新发展实现“1+1>2”的模式转变;二要抓紧配套观测设备,准确获取指标数据,积极开展高水平课题研究;三要发挥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作用,结合准能案例,探索在鄂尔多斯相关区域扩展样带监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生态建设区示范样本,构建生态保护和国土空间优化新格局;四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不断研究提高国土生态和土地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品质化和品牌化提升。
5月以来,野外科研站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特聘傅伯杰院士担任主任,在各位业内顶级专家委员的悉心指导下,有序推进了指标体系修改、学术交流开放、科研课题研究、数据网络共享、观测设备配套等重点工作,以“企地共建”模式联合准能集团启动了固定科研实验楼的建设,满足了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要求,同时为科研人员工作生活环境改善、监测设备布设、课题实验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下步工作要更加聚焦自然资源业务需求和科研需求,更加有效服务于内蒙古自然资源主责主业,为支撑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技术路径、“两山”实践转换路径、生态价值产业化实施路径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和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