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2024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成果的公示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1

字体:[  |  中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根据《关于开展2024 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自然奖字20251号)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现将申报2024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内蒙古轮作区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421日至25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真实姓名(并签名)、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的证明材料等,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联系人、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的证明材料等。凡匿名异议、超出期限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张春颖

  电话0471-4310602

  邮箱53562530@qq.com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11

   

                                               2025年4月21日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   

   

  

  一、成果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成果编号

   

成果

名称

名称

内蒙古轮作区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

公布名

 内蒙古轮作区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人

胡有林、图木、李寿强、高治国、李耀、晋永芬、王璐、郑翰霄、张春颖、苑杨、刘艳梅、贺龙、李文彪、宋福如、赵娟

主要完成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鄂尔多斯市国土空间规划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盖章)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

学科分类

名称

  1

  21050土壤学

  代码

  21050

  2

   

  代码

   

  3

   

  代码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农、林、牧、渔业

  B 部委计划

具体计划、基金名称、项目名称和编号:

  2016年6月,农业部、国土部、财政部等国家10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16〕6号)文件。2025年4月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的推荐下,在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登记系统对其中一项成果“内蒙古轮作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构建及地力提升技术推广应用”进行成果登记,成果编号为20250463。

 授权发明专利(项)

11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10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2016年04月04日

完成:2023年12月31日

推荐单位推荐等级

  一等奖或二等奖

   

  

  二、推荐意见

推荐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

通讯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苑东街11号

邮政编码

  010010

  张春颖

联系电话

  15848106577

电子邮箱

  53562530@qq.com

推荐意见:

  本项目面向内蒙古轮作区耕地地力提升技术需求,针对轮作区耕地长期超负荷运转、高复种指数致使地力严重退化等突出问题,围绕制约内蒙古轮作区耕地地力提升的技术瓶颈,开展轮作区耕地地力监测评价和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对轮作区耕地质量大量监测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突破了轮作区耕地地力提升的制约性难题,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轮作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研发了有机硅功能肥、蚯蚓粪微生物有机肥、炭基微生物颗粒掺混肥等土壤改良产品;创研了玉米秸秆垄间轮作还田、不同作物多环节施肥提效等关键技术及配套装置。开发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实现了产品研发与技术集成创新双向联动本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 3284.6 万亩,新增纯收益 39 亿元。构建了轮作休耕制度评价体系,修订《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保养条例》,获 7 发明专利、1 项新型实用专利、 2 地方标准、6 篇论文、2 本论著、7 套技术模式。成果主要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我单位认真审核了该成果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并对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资格进行了审查,并通过公示牌和官方网站对该项目进行了公示。经审查,本项成果符合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要求,对照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特提名该项目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声明:本单位遵守《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章程(暂行)》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确认不存在任何违反国家保密法律法规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以及其他依规不得推荐的情况。如产生争议,将承担相应的调查核实责任,并积极配合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承担相应责任。

   

   

   

            法人代表签名:                   推荐单位(公章)

   

                                                                 

   

   

  

   

    

  三、成果简介

  1.著作2部:出版《内蒙古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旱作农业技术》。

  2.2020年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保养条例》。

  3.标准12项:发布了“旱作玉米垄膜沟植破膜追肥技术规程”“旱作玉米保护性耕作全层施肥技术规程”“旱作向日葵垄膜沟植分层施肥技术规程”“玉米高效施肥技术规程”“春油菜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小麦技术规程”“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地培育技术规程”“内蒙古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第2部 西辽河套区)”“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规程”“黑土地土壤微生物肥力评价规范”“黑土区耕地产能评估技术规程”“黑土区坡耕地玉米大豆轮作免耕保土减蚀技术规程”“西辽河流域黑土地退化分等定级技术规范”。

  4、专利23项:发明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信息采集系统、一种车载运输数据分析控制系统、一种定向人工智能的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一种数据可视化存储控制系统、一种数据可视化存储控制系统、有机硅功能肥中有机硅的定量检测方法、一种玉米秸秆垄间轮作还田机、一种玉米生产用播种施肥一体化装置、一种可降解强吸水的双缓释保水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盐碱土壤增效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引黄灌区盐碱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机硅水溶长效复合肥及制备方法、制备缓释化肥的方法、一种农业用保水剂施用装置、一种农业用保水剂施用装置、一种盐碱地蚯蚓粪改良施用装置、一种蚯蚓土调理剂定量投放装置、基于黑土地保护用土壤取样装置、一种黑土地监测取样机、一种有机硅高效制备装置、一种有机硅功能肥加工用自动给料机、一种有机硅功能肥生产用螺旋干燥装置。

  5.制定了 “ 内蒙古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指导意见 ” 、建立了 “ 内蒙古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评价体系 ” 、汇总了 “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数据册 ” 、撰写了 “ 内蒙古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报告( 2018-2020 年) ” 、编制了 “ 内蒙古旱作农业画册 ” 。 

   

  

   

    

  五、客观评价

  1.“内蒙古轮作区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于2025年4月7日获准自然资源部科技成果登记,批准登记号:20250463。 

   2.2020年1月15日,刘坚(原农业部副部长)、徐明岗院士对“有机硅功能肥治理盐碱土壤技术”评价结论:(1)有机硅材料与复合肥形成的有机硅功能肥,具有改良治理盐碱土壤与补充营养元素的多种功能,施用技术简使易行,改良效果立竿见影。为我国盐碱地改良治理创造了一套技术体系,实现了治理盐碱土壤的突破。(2)有机硅功能肥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加速盐分淋洗;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孔隙度,减缓深层土壤盐分向地表的聚集;调节土壤pH值向中性转化;增加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活化土壤养分,提高作物抗盐能力,营造作物根系良好生长环境,显著提高作物产量。(3)有机硅功能肥研发获得发明专利3项,盐碱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创造产值效益19.216亿元。专家组一致认为:有机硅功能肥研制及产品应用技术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在盐碱地改良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2024 年 11 月 4 日,徐明岗院士、沈其荣院士等对“有机硅功能肥生态治理盐碱地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评价结论:(1)项目以长碳链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阻聚剂、甲基三氯硅烷为主体原料、添加改性剂二甲基二氯硅烷缩合制得有机硅新材料;表征了有机硅的结构:含有长链碳烷基和甲基的有机硅聚合物。(2)项目探明了有机硅功能肥治理盐碱地土壤的作用机理,即有机硅以氢键或配位键与活性有机质、腐植酸、黄腐酸和营养元素等偶联,改变物质的表面性能。可促土壤团粒破除土壤板结;降盐调碱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土壤pH值;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3)项目开发了系列有机硅功能肥产品,确立了有机硅功能肥中有机硅检测方法。没有次生污染,抑制返盐碱。具有治理盐碱土壤、土壤培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等多种功能,施用技术简便易行,达到了盐碱地的生态治理效果,实现了治理盐碱荒地和盐碱耕地的新突破。(4)项目进行了两地三年定点试验、32个田间小区试验和20个示范性试验,结果显示,降低耕层全盐含量10.0%以上,同时具有降低酸碱度、碱化度和土壤容重等作用,可大幅提高盐碱地作物产量。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和实用性强,在有机硅材料制备及检测技术、有机硅功能肥研制及产品应用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内蒙古千万亩轮作休耕区地力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从技术成熟度、创新度、先进性评价,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团队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风险分析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该成果技术成熟度为9级。2020年~2022年累计实施轮作试点面积2347.525万亩,总新增纯收益 168083.397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结合咨询专家意见,评价该成果整体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评价机构:内蒙古欣洋瑞知识产权研究所,2023年10月25日)。  

   5.“内蒙古千万亩轮作休耕区地力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推广”,针对内蒙古地区研究利用秸秆作物冬春季留高茬保护马铃薯裸露农田,检索范围内未见报道。结论:该研究内容在检索范围内未见相同报道(评价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2023年10月19日)。  

   6.“玉米秸秆行序轮作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引进与创新”项目拟引进玉米秸秆行序还田和垄间轮作还田技术;并研发玉米秸秆行序轮作还田免耕播种一体机。针对上述查新内容进行检索发现,目前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轮作技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但未见关于“行序还田和垄间轮作还田”文献报道。目前可见的玉米轮作播种一体机,主要可见小麦收割与玉米旋耕播种一体机,未检索到有关“玉米秸秆行序轮作还田免耕播种一体机”的文献。综上所述,玉米秸秆行序还田和垄间轮作还田技术在国内中文文献中未见与之内容相同的科技文献及科技成果公开报道(评价机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23),2021年5月8日)。 

   7.“有机硅功能肥治理盐碱土壤技术”列为首届中国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创新大会优秀科技成果,2023年7月8日。 

   

  

   

    

  八、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地区)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标准

旱作向日葵垄膜沟植分层施肥技术规程

中国

DB15/T 1911—2020

2020-06-28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

李寿强、吴玉峰、董芸雷、王春辉、高鸿雁、杨宁、王志勇等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在盐碱土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施肥方法及肥料

中国

ZL 2022 1 0076563.3

2023-10-13

4601174

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

宋利强、宋福如、宋志强、宋聚强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信息采集系统

中国

ZL 2020 1 0506611.9

2022-05-27

5183643

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赵娟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车载运输数据分析控制系统

中国

ZL 2020 1 0506612.3

2021-08-17

4619902

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赵娟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定向人工智能的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中国

ZL 2020 1 0507789.5

2021-10-26

4755879

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赵娟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数据可视化存储控制系统

中国

ZL 2020 1 0954266.5

2022-02-08

4921602

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众

赵娟

有效

发明专利

有机硅水溶长效复合肥及制备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 2012 1 0066959.6

2021-12-09

6290766

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

宋福如、宋利强、康莲薇、宋志强、侯静等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玉米秸秆垄间轮作还田机

中国

CN 114258784 B

2023-03-14

5784179号

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

赵娟、张捷

有效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蚯蚓粪有机肥筛分装置

中国

ZL 2021 2 0700700.7

2021-11-16

14727403

内蒙古中特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所

李寿强、张小强、李纪维、晋永芬等、

有效

标准

旱作玉米垄膜沟植破膜追肥技术规程

中国

DB15/T 1913—2020

2020-06-28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等

李寿强、乌学敏、张雪松、董芸雷等

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