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 > 友情链接
钱老沙产业理论 正在变为现实
    2018-05-11    来源:中国沙产业草产业网
  新中国成立后,钱老回到祖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从事导弹研发工作。基地在茫茫沙漠之中,如何发挥沙漠地区的自然优势,为人类作贡献,一直是钱老思考的问题。1984年,钱老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理论,并预言,沙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为实践钱老沙产业理论,国家成立了钱学森沙产业基金会,支持北方沙漠地区发展沙产业。

  钱老沙产业理论的核心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当时任张掖地委书记的马西林同志,在张掖地区率先把钱老的沙产业理论作为推动全区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干部群众边学习,边实践,吸收消化新的理论,新的科学知识。结合张掖实际,发挥沙漠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地广人稀的优势,引进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沙荒地区种植耐风沙、抗寒旱的经济作物,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5年秋天,甘肃省科协赵振业副主席,陪同中国科协副主席、钱学森沙产业基金会理事长刘恕夫妇和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大校,到张掖调研沙产业发展,对张掖大力发展沙产业给予充分的肯定。调研期间,我全程陪同,并做了调研的服务工作,给各位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还勉励我,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钱老的沙产业理论,发挥科协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动员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张掖发展沙产业的主战场多做贡献。

  1996年,我被推选为中国科协五大代表,5月份去北京参加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去北京时,我带了刘恕副主席、涂元季大校在张掖调研时的照片,想着如果在会上能见到他们就送给他们。

  正好在报到那天,遇见刘恕副主席的秘书朱雪芬女士,我把刘恕副主席和她在张掖调研时的照片交给了她,还请她帮助联系一下涂元季大校。

  会议结束的前一天,朱秘书找到我,她说涂大校最近很忙,不能来宾馆看你,他让我把这封信和礼品盒交给你。我打开信封,里面是涂大校写给我的信和一枚首日封。首日封是一个普通的信封做的,信封的右上角帖着我国己过世的四位科学家头像的纪念邮票,他们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地理学家竺可祯,物理学家吴有训,数学家华罗庚。信封的左下角是用钢笔写的“沙产业必将在我国大发展!钱学森1996528日”。礼品盒里是一枚金黄色的微章,上面是政协的会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四十五周年纪念字样。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