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 > 学术交流
蒙医针刺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观察
    2018-08-02    来源:

  

  关 键 词:支气管哮喘;  蒙医;  针刺拔罐治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为常见的弥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虽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直线上升趋势,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之一。因此,探索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人采用蒙医针刺拔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0例病例,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重度分级标准[1]及蒙医支气管哮喘的标准。蒙医支气管哮喘的标准参考《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临床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中,22,24;年龄18岁~67,平均年龄43.5;病程3年~45年。对照组44例中,22,22;年龄20岁~67,平均年龄44;病程2年~39年。2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1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蒙西医诊断标准。(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重度分级标准[1]及《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临床症状[1]的患者,切肺功能第 秒用力呼气量或峰流速小于预计值的百分之八十。(2)年龄1870岁。(3)轻度和中度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者。(4)近一周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5)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排除标准 只要具备以下五项之一者,均属于本研究的排除排除:1)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病者;(2)近一个月内有过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哮喘病史者;3)依赖于β2受体的哮喘患者;4)哮喘急性发作者;5)患有结核,肝肾功能异常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蒙医针刺拔罐治疗组):患者取坐位, 选肺母穴和肺子穴(共6穴)常规消毒,,将火罐扣于此处,拔罐时间不超过10分钟,拔罐后用三棱针稳准均匀的针刺拔罐处,至皮肤发红或微出血,出血量约0.51cc,再拔罐,拔罐时间不超过5分钟,把恶血(病血)吸出为目的,根据病情,,隔日1,7次为1疗程,每疗程休35天。

  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吸入剂,2/日,2周为1疗程。 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得使用其他止咳化痰平喘及激素类中西药物。所有入选病例均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

  3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新药(中药)治疗哮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3]。临床控制: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检测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等实验室检测数值均正常;显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肺功能检测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等实验室检测数值基本或接近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测数值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以上实验室检测数值标准者。

  4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1可知,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效果提示,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1      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n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46

  1635%

  1430%

  817%

  817%

  3883%

  对照组

  44

  1432%

  1022%

  1022%

  1022%

  3477%

  :2组比较,2=7.62,<0.05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2

  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n

   

  FEV1.0(%)

  FVC(L)

  治疗组

  46

  治疗前

  1.26±0.79

  3.02±0.9

  治疗后

  2.37±0.70Δ

  3.51±0.8

  对照组

  44

  治疗前

  1.28±0.8

  3.01±0.79

  治疗后

  2.04±0.7

  3.39±0.7

  注:与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Δp0.05

   

  两组治疗前后EOS比较 见表3

  3         2组治疗前后EOS比较(109/)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46

  1.48±0.36

  1.27±0.21

   

  对照组

  44

  1.50±0.39

  1.33±0.28

   

  注:与治疗前后比较p0.05

   

  5讨论

  蒙医针刺拔罐疗法是放血和拔罐相结合的一种外治方法[4]。通过针刺、拔罐等方法能吸病血(恶血)及黄水,以达到血气的正常运行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蒙医针刺拔罐疗法是,通过刺激浅层肌肉,直接调整局部内环境,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新陈代谢,使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及时清除,缓解痉挛,缺血改善,组织器官功能得以恢复。

  蒙医针刺拔罐疗法是负压吸附功能治疗疾病,包括聚毒和吸毒性双层过程。第一层是通过拔罐,使糟粕和精华分解出的废物,通过血运在表皮下聚毒聚集过程。第二层是通过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已聚集的毒 性物质吸出体外过程。

 蒙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主要由于三根失衡,希拉和巴达干相搏后,作用于气道壁,继而司命赫依功能紊乱,导致该病[5]。人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和相应部位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通过体表相关穴位给予适当的刺激时,相应器官脏器功能得以恢复,并紊乱的人体三素得以调整。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发病主要机制由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从研究结果分析,蒙医针刺拔罐能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加一秒率,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另外, 蒙医针刺拔罐能可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从而减少其在气道内部的聚集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目的。因此, 蒙医针刺拔罐能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优于西药组,并且蒙医针刺拔罐治疗疗效快,安全系数大,副作用小,操作方便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266

  [2]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20-4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2

  [4]·阿古拉.蒙医传统疗法大成〔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2.

  [5]安官布,金玉等.蒙医学概述[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1314

 作者:秀兰(197512-)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内蒙古籍,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民族医学蒙医临床 E-mail  xiulan120@163.com

  *通讯作者.导师:阿古拉(1965- 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家级课题蒙医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评级的负责人。E-mail  agula372000@126.com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