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免疫学会 > 科学普及
道听途说的痛风饮食,你中招了么?
    2025-04-01    来源:内蒙古免疫学会

误区1痛风全是吃出来的,只要管住嘴就不用吃药

  嘌呤是人体所必须的物质。然而人体内的尿酸大约只有20%来自日常饮食的含嘌呤食物,其余80%的尿酸由体内代谢产生,是核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属于内源性的。换句话说,通过严格的饮食干预最多只能使血尿酸值降低20%100μmol/L左右),因此管住嘴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除了血尿酸只是小幅度升高的情况,否则,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其实很难使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更多的正确选择是,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联合降尿酸药物规律治疗。 

误区2得了痛风只能吃素,不能开荤、不能吃肉

  错误原因之一参见上一条:高尿酸血症的成因中饮食仅占约20%,也就是说,即使一点肉都不沾,也最多只能影响血尿酸减低20%,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难以达标,也不能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错误原因之二是并非所有素菜嘌呤含量都低,例如,紫菜、海带、香菇、豆芽等素菜的嘌呤含量较高,反而要尽量少吃。错误原因之三在于,肉类作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过度限制肉类摄入,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长此以往则会引发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得不偿失。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一定要根据不同食物具体分析对待,不能完全以荤素一概论取舍。 

误区3豆类嘌呤含量高,痛风患者应少吃、不吃豆制品 

       这里应区分出,未经过加工的豆类确实嘌呤含量比较高,过多摄入会增加嘌呤的负荷;但更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精加工过的豆类制品并不会升高血尿酸,极少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这是由于在豆制品加工存储的过程中,尤其是破坏细胞壁的加工过程会导致嘌呤的流失,所以很多豆制品非但不会增加嘌呤的摄入,其本身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会占据主导,最终结果表现为降低血尿酸,成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保护性因素。特别友情提示,常见的豆制品中嘌呤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整颗豆豆干豆浆豆腐,应鼓励患者多选择含量低的豆制品。

误区4得了痛风,从此与海鲜绝缘 

       和前面提到的荤素一样,海鲜同样不可一概而论。就拿大家熟悉的海蜇皮和海参来说,嘌呤含量大约为9.3毫克/100克4.2毫克/100克,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否认,大多数海鲜(贝类、虾、蟹、沙丁鱼、鲳鱼、带鱼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但并非所有海鲜都是高嘌呤食物,例如,海参、海藻等嘌呤含量就很低(每100克的嘌呤含量不超过50毫克)。另外,鲑鱼、金枪鱼、青鱼等海产品嘌呤含量也不是太高(每100克的嘌呤含量不超过75毫克),痛风患者可以少量食用。此外,进食海鲜的时机和量也有窍门,就是遵循每日嘌呤摄入总量小于200毫克这一原则,如果今天选择了海鲜,同时又加了烤肉、啤酒,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嘌呤要爆表了。

误区5痛风患者不能喝咖啡和茶,但甜饮料可以随便喝,代替水 

  痛风患者不能饮酒以及富含嘌呤的高汤(如大骨汤、海鲜汤等)大家都已经熟知,但对咖啡和茶的认识,还有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咖啡、茶和可可中含有可可碱、茶碱和咖啡因,经过代谢可生成甲基尿酸盐。乍一看甲基尿酸盐。肯定对痛风患者病情不利。因此,对茶、咖啡和可可饮料要敬而远之。然而,科学研究表明,甲基尿酸盐并不是引起痛风发作的尿酸钠。甲基尿酸盐也不会沉积形成痛风石,因此与痛风的发病无关。有研究发现,长期喝咖啡的人,血尿酸水平有降低的趋势,因此有喝咖啡习惯的患者,无需戒掉咖啡。当然我们也并不鼓励没有喝咖啡习惯的朋友通过大量喝咖啡以期降尿酸。至于饮茶,现有研究虽然表明长期饮茶对血尿酸水平并无明确的影响,但我们也发现,饮茶时由于饮水量会增加,这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对病情有益。 

       果汁、碳酸饮料、奶茶、鲜榨果汁及蜂蜜等要重点谈一谈,这些都是可以明显升高血尿酸的潜力股。无论是人造果糖(高果糖浆),还是天然果糖,都是的尿酸生成的底物,经过体内代谢会生成尿酸,含糖饮料、鲜榨果汁及蜂蜜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而言,都必须节制。由此也可以推及,对于富含果糖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香蕉、荔枝、哈密瓜、芒果、榴莲等)同样应限量(每天200400克),不可过食,以免引起痛风发作。所以,水果嘌呤低,可以不限选用这样的说法同样是错误的。


王玮(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