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业务工作 > 服务三农
以小科技园为载体 依靠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2018-05-20    来源:通辽市老科协
     按照中央“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和全市扶贫工作安排及要求,通辽市老科协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市、旗县区、苏木乡镇三级老科协组织优势和老科技工作者人才队伍优势,立足“服务三农,科技扶贫”,以小科技园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在助力精准扶贫,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中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了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作用。

     一、审时度势,典型带动,因地制宜确定小科技园建设内容,使小科技园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

    围绕广大农牧民的需求和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确定并及时调整科技园建设工作思路和内容,开展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促进“粮、经、草”三元结构平衡发展的各类科技园建设。

    一是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结合我市农牧并重的实际,积极开展粮改饲小科技园建设。针对玉米价格下跌,根据我市农牧并重,农牧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需求,全市老科协在重点养殖村屯、农牧大户中积极开展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微生物添加青贮草料包加工、草业公司种加结合等技术服务,筛选优良青贮玉米新品种,提高饲草料品质,促进种养平衡,推广为养而种的典型,通过典型引领带动青贮种植和加工,增加农牧民收入。如,开鲁县老科协通过引进、试验“京科516、桂青1号”等青贮玉米种植,从最初15亩科技园起步,到今年推广到5万多亩。辽河农场老科协指导创建的九分场郑立国、付云生两户“粮改饲种养结合科技园”,2017年每户种植青贮玉米50亩,育肥牛50多头,年纯收入20万元左右。在他们带动下,2017年全分场84户职工中有72户发展粮改饲养牛,种植饲料玉米2500多亩,新购进育肥牛1100头,存栏达到1516头。由于九分场带动,现在辽河农场粮改饲养牛已达3200多头,养牛户人均增收1.5万元。奈曼旗老科协通过支持引导德胜乡企公司,搞青贮种植及奶牛养殖,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并将贫困户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投入奶牛场,由公司代购优质奶牛,并交由奶牛场托管,即把奶牛“存进”了“奶牛银行”,按年度收取分红。这种合作方式解决了贫困户养殖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难题,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奶牛场已经与东明镇、治安镇的750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500万、购买托养奶牛500头,将在2017年到2019年间,每年付给各贫困户保底分红1800—2000元不等,合同到期后按照贫困户个人意愿返还本金或奶牛。2017年,通过公司青贮玉米科技园带动周边20户贫困户、75名贫困人口,种植青贮1000亩,亩纯收益达1000元以上,种植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今年,公司继续创建了青贮玉米新品种科技示范园,带动周边贫困户100户以上种植青贮近2000亩。

     二是围绕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需求,开展粮改经科技园建设。各旗县市区和乡镇老科协从各地实际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大力培养和打造具有引导性的各类科技园,推动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科左后旗老科协打破少数民族地区不种菜、不会种菜的传统瓶颈,带领农牧民利用自家庭院建设蔬菜科技园,发展庭院经济,2017年在甘旗卡镇、努古斯台镇、海鲁吐镇等7个苏木镇场抓典型户建立庭院蔬菜科技园35户(个),今年发展庭院蔬菜科技园117个,很多科技园示范户的蔬菜还成为了学校食堂、机关食堂、饭店的预约销售对象。从庭院不种菜到会种菜、从自给自足到面向市场,蔬菜科技园成为了精准扶贫的突破口,不仅给农牧民的思想观念、经济收入带来了巨大转变,而且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开鲁县老科协在东风镇、大榆树镇等地发展药材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2011年由大榆树镇老科技工作者王世荣创办药材科技园,从最初一家一户7亩科技园带动全村发展药材种植,2016年每亩平均纯效益达到3000元以上,2017年,大榆树镇发展中药材种植10000多亩,带动全县发展药材种植30000多亩,如今药材种植已成为镇上乃至县上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科左中旗敖包苏木五家子嘎查在苏木老科协的指导下建起了庭院绿色干菜基地科技园,并通过老科协理事牵头建设干菜加工车间负责收贮、加工和销售,带动全村种植户达80多户,成为了全旗调结构的示范典型。开鲁县盛隆果树培育专业合作社是由黑龙坝镇陶占富的小科技园起步,2011年县老科协帮助组建合作社,至今已发展会员120户,拥有果树种植面积近5000亩,育苗基地100余亩,已从过去单纯栽树卖果,发展到技术培训、育苗、管理、储藏、销售一条龙,注册了“苹果梨”、“锦绣海棠”等10个“黑龙坝”品牌水果,已建成300吨的保鲜库。每年向大连、北京等地销售地产水果400万斤。在他们的指导和带动下,近几年全县新增果树三万多亩,达到了十万亩,小科技园发挥了拉动果树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巨大作用。

     二、与时俱进,多措并举,强化科技培训和指导,实现“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普及科学技术特别是农牧业实用技术是我们全市各级老科协的重要业务职责,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农牧民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才能实现依靠科技致富。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指导工作常抓不懈,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老科协讲师团的作用。全市老科协成立了10个科普讲师团,180余名老科技工作者专家,常年开展科普培训和宣传活动,即“十百千万”科普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需求,每年都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1000场次以上。这些专家走村入户,巡回宣讲,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扎鲁特旗旗委、旗政府联合下发2018年老科协脱贫攻坚任务,要求在加强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以实现贫困户增收为目标,围绕小科技园建设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开展培训,培训要建档立卡,培训贫困人口任务指标是1221人。目前以旗老科协涉农讲师团主要承担并开展这项工作,确保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适时举办现场会、座谈会和交流会,以会代训。市和旗县市区、乡镇老科协每年都根据农时和需求举办现场会、交流会20场次以上,如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培训、红干椒机械化栽培现场会、中药材技术管理现场参观座谈会、果树剪枝现场会、高产谷子种植培训会等,让农牧民面对面、手把手的学习和实践。参加农户几十里甚至百里外的都能按时赶到,培训后反映非常解渴。

三是以科技园为主导,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开拓市场。在老科协的引导下,科技园牵头组织骨干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近两年各地引导中药材种植、林果树、杂粮种植等科技园近百人次,到辽、吉、鲁、冀等地考察学习,收获颇丰、思路大开。科技园户还多次自发地带领农户外出考察,引进种子技术客商,拓宽致富的路子。

    四是利用党建平台加强科技培训。利用冬天春播前组织老科协会长和秘书长深入基层党支部讲党课,利用党课平台,理论联系实际,穿插科学种养殖、科学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内容。同时,大力宣传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倡导的“高效农业是农村致富的路子,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内容,提振广大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经济发展方向。授课者意气风发,听课者全神贯注,每节课下来都暴以热烈的掌声,更新和开阔了农牧民的思想意识,打开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思路。

    五是建立科技微信群,快速传播交流技术信息。为加强科技信息传播,我们指导重点科技园为群主组建了中药材种植、果树培育、粮改饲、张杂谷种植等专业“微信群”,群友达300人。老科技工作者林红旗的张杂谷科技园,带动开鲁县推广张杂谷达到10000多亩。微信中群主和技术人员根据农时季节指导技术,群友互通情报、介绍经验解决了生产中的燃眉问题。

三、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引领致富的能力

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了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通辽市农科院的科技合作和交流,通过典型共抓、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方式,在玉米新品种“京科968”大面积推广的成果基础上,近两年,我们加大了对青贮玉米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2017年,我们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全国玉米青贮协会等单位合作,在科尔沁区丰田镇辽阳村和钱家店镇分别建设了玉米青贮优良品种集中示范园区,集中连片试验、示范了来自全国13家玉米育种单位优选的17个优良品种,有效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的平台,推动了我市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年来,我们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多次互访交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主要领导和多位专家多次来访,就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科技合作进行交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博士等高端技术人才多次受邀到我市各旗县市区开展玉米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技术、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及产业发展等专题技术培训和讲座。2015年,时任通辽市政府副市长贺海东同志带队,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双方议定,将通辽市老科协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的合作提升到通辽市政府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全面合作高度。今年,我们又引进MC121等七个玉米新品种750亩进行试验和示范。与专业农业部门开展科技合作提高了我们技术服务水平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四、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和载体,进一步将精准扶贫工作与自身工作相结合,进一步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老科协组织优势和会员队伍优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发挥“两个优势”,结合服务“三农”工作将精准扶贫列入老科协工作内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服务“三农”是我们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最好的用武之地。科技园建设是服务“三农”的有力抓手。几年来,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今后,我们应该继续把握这个重点,发挥市县乡三级老科协组织全覆盖和广大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方面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众多的优势,坚定不移把服务“三农”作为我市各级老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把科技园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抓手和平台;坚定不移开展好科技园建设工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服务“三农”与精准扶贫工作是同一体系,相互融入的工作,服务“三农”的目的是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终使农民致富达小康,这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各级老科协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把精准扶贫工作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将科技园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以提高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科技园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坚持“六个突出”做好科技园建设工作。今后,我们各级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将小科技园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结合地区实际,结合农牧民需求,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小科技园建设。一是突出市场导向和农牧民需求。要创新科技园建设内容,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做好示范引领。我们要结合农牧民自身需求,继续把服务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科技园建设工作的主攻方向。二是突出科技服务的先进引领性和前瞻性。要继续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新优特”品种的引进和试验,邀请比较权威的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加强技术交流和学习。科技园技术负责人要继续发挥作用,履行职责,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要围绕现代农业的要求和需求,大力培养懂科技、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三是突出特色,促进实现一村一品。要结合地区实际,进一步推广科技园试验、示范效果较好得品种,如青贮玉米、庭院蔬菜、绿色干菜、药材、林果、杂粮,等等,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出精品,提效益,促增收。四是突出创新发展和多样性,与合作社引领等工作有机结合。要继续以科技园服务为龙头,在产业比较成形,具有一定规模和群体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科技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打造产业品牌。五是突出典型培育,典型带动,扩大宣传,加大对典型的扶持和宣传力度。继续通过主流媒体、网站、网络公众平台,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典型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典型引领带动科技园建设工作发展。六是突出发挥好科技园建设示范和辐射作用。科技园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易于推广。通过积极组织各类现场会、观摩会等,让更多的农牧民实地参观、了解、学习,眼见为实。各旗县、各乡镇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互相促进,让科技园成果惠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

(三)进一步加强调研,发挥建言献策作用。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调研。一方面,找出贫困群众贫困的原因,倾听他们的需求,以便帮助他们找到脱贫的办法和路径。另一方面,也要发现和推广老科技工作者帮扶贫困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对各地有前瞻性、代表性、引领性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宣传和推广。

 

 

                                                            通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18年5月18日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