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爱你,中国”
有一种坚守
叫“国庆我在岗”
在这个国庆长假里
有这样一群人
把一腔浓浓的爱国之心
化为恪尽职守的点滴行动
这是他们的铿锵承诺
更是对祖国生日的深情告白
门诊部:“无假日门诊” 守护万家健康
又是一年国庆时,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文简称“包医一附院”)院内面面五星红旗在暖阳照耀下熠熠生辉。
虽然正值国庆假期,但包医一附院门诊大厅与往常一样忙碌着。对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节假日即意味着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坚守岗位便是他们向祖国生日献上的最好礼物。
10月1日早晨8点,包医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戈改真像往常一样忙碌着,接诊前来就医的患者。
“最近咳嗽的厉害,一早赶来医院发现医生和护士都已经早早上班了。”市民王女士(化名)原以为医院只有急诊开诊,没想到挂上了戈改真主任的专家门诊号,“假期看病,比想象中的容易多了”。
“近段时间正值呼吸道疾病的就诊高峰,危重病人比较多,连续三天满号。”从医26年,早已让戈改真主任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答应母亲出去转一圈的承诺又要爽约了,父亲的腿疼了好久也一直没顾上过去看看。在这个国庆假期选择坚守岗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献给祖国的最好礼物。”
▲戈改真主任出诊中
按照科室惯例,包医一附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增艳会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发放一面小国旗。小小的礼物,深深的祝福,让患者们感受到关爱近在咫尺。
▲李增艳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发放小国旗
“没想到医院还会为我们送上节日礼物,虽然在生病,但却让我度过一个特别又温馨的国庆节。”患者张大爷表示。
“作为一名医生,我早已习惯了没有一个完整的假期,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必然全力以赴。”李增艳副主任坦言。
“为解决节日期间广大患者就医问题,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包医一附院中秋、国庆节期间继续秉承‘无假日医院’的服务理念。”包医一附院门诊部护士长高佳介绍,“为了应对患者就诊高峰,各科室在各个岗位增加值班医护,确保门诊不停诊、检查照常做、手术不耽误、住院不影响,全天候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高佳及导诊护士为来院就诊患者提供帮助,尽可能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目之所及是生命,心之所向是使命。包医一附院医务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在病房里、奋战在手术台旁、用温暖的坚守诠释着“大医精诚”,用特有的方式向伟大祖国献礼。
急诊科: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国庆假期,整座城市都洋溢着浓郁的过节氛围。但在包医一附院急诊抢救室中,能看到的只有患者家属紧张焦虑的神情和抢救室医护们来回穿梭的身影。
与门诊不同,作为医院患者急救处置的“前沿阵地”,急诊科可能前一秒还风平浪静,后一秒便是波涛汹涌,谁也无法预知下一个来的是什么样的患者。
▲忙碌的急诊科
国庆长假,对包医一附院急诊科主任杨叶来说,除了求诊病人比平时更多些,工作节奏更快些,这几天和往常任何一个救死扶伤的工作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忙碌的急诊科
在急诊科工作了17年,杨叶已记不清多少个假期值班在岗。救护车的警笛声、蓝色的警示灯、监护仪器的示警声,早已成为她最熟悉的声音和场景。
▲杨叶主任在抢救患者
“节假日,对急诊科来说就是一次大考。”杨叶主任表示,“因为在这里,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遇到危重病人时,大家会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从‘死神’手中抢人……”
▲忙碌的急诊科
“根据往年情况看,随着气温的变化,假期间各种突发事件会有所增加,这两天主要接诊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患者,还有一些消化道出血、外伤、饮酒过量等急症,这都需要我们迅速诊断,果断处理,最大限度挽救病人的生命。”杨叶主任表示,“历年长假急诊科都很繁忙,今年也不例外,从节前开始,急诊科17名医生、24名护士全员在岗,保持持续战斗模式,不管白天黑夜,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响应。”
▲杨叶主任指导重点患者的诊疗方案
呼啸的救护车声、匆忙的脚步声、担架车轮的滚动声……依然不断地反复出现在急诊抢救室中,这是国庆假期,急诊科的工作日常。
生命面前,不容迟疑。把初心烙在心中,把使命担在肩上,急诊科医护人员为千家万户的健康保驾护航,用行动献礼国庆华诞,成为节日里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
重症医学科:
坚守“医”线,守护“不打烊”!
“滴!滴!滴!”心电监护器发出的有序电子音,是生命正在跃动的象征。
这里是包医一附院的重症医学科(ICU),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与重生最近的地方。
8名医生,28名护理人员,分布于19张病床,他们的肩上承载了生命之重,也承载着无数家庭翘首以盼的期望。
▲忙碌的重症监护病房
“今天是国庆节,我们陪您一起过节。”10月1日上午,重症医学科耿立霞主任、张宇护士长把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患者张先生(化名)床头。
▲耿立霞主任、张宇护士长在患者的床头插上国旗
张先生今年61岁,在前一天因为蜂窝织炎引发脓毒症、呼吸衰竭被转至重症监护病房做进一步治疗。
耿立霞主任带领团队立即开展抢救,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水电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针对性治疗,张先生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
“你看我们医生护士一直都在你身边,一定能好起来。”耿立霞鼓励道。
因为重症监护室的特殊性,患者家属无法陪护。在这里,张先生等19名患者的治疗、护理以及吃喝拉撒等一切事务都归医生和护士管理。医护人员时刻守护在患者的床边,看着他们的精神日渐好转,所有人都由衷地开心。
今年是护士长张宇从事护理工作的第23个年头。这个国庆节,她和往常一样坚守在岗位上,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她都会坚持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护理团队全方位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ICU里的病人不同于普通病人,住在这里的病人都是危重患者,病情复杂、突发情况多,需要医生能够快速识别病情,果断处置,所以我和战友们必须分秒必争,与死神竞速。”已在重症医学科奋战了16年的耿立霞依然选择与同事们坚守一线,“病人没有节假日,我们当然也不能有,病人比家人更需要我们。”
“一年365天,我们陪在患者身边的时间比家人还多。”耿立霞主任表示,“我们希望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一起战胜病魔,能让他们早日恢复康复,与家人团聚。”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医者仁爱心
浓浓爱国情
从门诊到病房
从临床一线到行政后勤
处处可见包医一附院人
紧张而忙碌的身影
守护每一位患者生命
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团圆
以医务工作者的方式
向伟大祖国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