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复杂的大数据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组织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经过毕业后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发展为可以独立完成大数据项目设计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综合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四)主要课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技术等。
(五)特色
内蒙古工业大学与昆山杰普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采取3+1教学模式,即一、二、三年级在学校学习与生活,嵌入企业专业课程;四年级在企业或企业指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学习与生活。第七学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第八学期推荐到国内外大中型IT企业实习就业。
(六)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够从事基于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交通等领域大数据平台的运维与开发、大数据的分析与智能计算等相关科研与开发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七)历年招生情况
年份 | 计划招生 |
2021 | (大数据分析方向)70 |
2020 | 70 |
2019 | 35 |
(大数据分析方向)70 | |
2018 | 30 |
2、学院现状
内蒙古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于2018年1月成立,是响应国家和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战略,由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等相关学科专业整合而成。
学院目前设有1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网络空间安全”和1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电子信息(软件工程)”。5个本科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其中,软件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在读研究生60余人。
学院设置行政部门3个、教学教辅单位5个。行政单位包括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服务中心、团学办公室(包括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就业指导中心),教学教辅单位包括软件工程系、计算科学系、网络工程系、数据科学系、工程实践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1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有1人入选自治区教坛新秀,入选自治区“321”人才二层次1人、三层次2人。拥有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
学院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先后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4人。2020年“离散数学导论”课程被评为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截至目前获批学校混合式模式教学改革课程7门、在线课程2门,获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一般教改项目6项。
学院重视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工作中注意整合全院教职工力量,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以学生评奖评优、推免保研、评定特困、综合测评等工作为抓手,通过日常管理、第二课堂、主题教育等形式推进学风建设工作。
学院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设立CCF CSP认证内蒙古工业大学考点,学院是“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的内蒙古赛点。承办学校“学风杯”程序设计大赛,主办学院程序设计竞赛、网络攻防竞赛、平面图像与网页设计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学生在各级别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在大数据相关领域建有如下科研平台:内蒙古自治区基于大数据的软件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内蒙古工业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交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以及自治区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可以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需要。现有科研平台初步具备了开展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云计算性能评价、计算性能监控管理以及数据中心能源分析与管理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8项,自治区重大专项1项,自治区科技计划3项)、横向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获得各种专利、软件著作权100余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
学院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多家企业在实习、实训、综合设计、学分互认、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目前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与青岛软件园、北京云泰数通和昆山杰普进行合作办学。采取“3+1”培养模式,校企优势互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明显。此外,与多家企业联合建设了5个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